查看原文
其他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真的是养兵已经足足千日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北京科协”(ID:BAST-2018)、“科技日报”(ID:kjrbwx)、“新华社”(ID:xinhuashefabu1)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行
我们的奥运健儿正在赛场上挥洒汗水
为国家创造佳绩
而成功的背后
是诸多后勤保障团队的默默努力

接下来

就和团团一起看看
北京冬奥会后勤保障
那些事儿吧~


冬奥赛场上的“应急大夫”——智能移动方舱
乍一看去
智能移动方舱
就是一辆平平无奇的厢式货车
和想象中的“黑科技”差距甚远

但其实它并不是我们以为的
南来北往的“运输使者”
而是冰球场上的“应急大夫”
从受伤到完成治疗
时间不超过10分钟!

驻守“相约北京”测试赛现场的智能移动方舱(图片来源:北大口腔医院)

在现代冰球比赛中
运动员们都会穿上专业的护具
但是由于双方在场上对抗激烈
运动员也难免会受伤
尤其是头面部

为了让冰球运动员及时得到医疗诊治
国际冰联要求举办冰球比赛时
必须备有CT扫描设备
来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安全

国家体育馆出现了这辆被称为
“智能移动方舱”
的工程车辆
“冬奥会冻伤及颌面创伤综合防治
及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颌面外科教授彭歆
形象地把智能移动方舱
比喻为冰雪赛场上的“应急大夫”

智能方舱具备融合颌面创伤智能化分析
冻伤产热复温、心肺诊疗监测
三项功能

智能移动方舱为“相约北京”冰上测试活动提供保障(图片来源:北大口腔医院)

面向冬奥赛场可能发生的
“颌面创伤”“冻伤”等
应急救护情况
智能移动方舱的作用
就是冰雪赛场上的“应急大夫”
在事发当下即可快速决策
结合专家远程会诊平台反馈进行诊断
提高了冬奥会现场救治水平
智能移动方舱“身体”虽小
室内面积不到20平方米
但“五脏俱全”
可容纳颌面创伤CT扫描
给冻伤的运动员复温
对心肺进行监测和诊疗的所有仪器
实现了传统医疗技术
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

有了智能移动方舱以后
30秒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
包括对运动员进行CT检查
输入诊断数据,生成诊断结果
发出诊断报告,给予治疗建议等

“双轮驱动”
一是基于医疗大数据
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化诊疗平台
二是基于5G网络和语音智能提示技术的
专家远程审核网络平台

依托两个平台
医生可以在事发时作出快速决策
提高了冬奥会现场救治水平
缩短了救治时间
保证了移动方舱内救治的高效与专业

福祉车:保障残疾人运动员安全出行
拆除车厢中部座椅
改为轮椅停放区
取消上下车门台阶
加装轮椅坡道……

为确保残疾人运动员
在赛事期间顺利出行
15辆自主研发的福田欧辉“福祉车”
为来自12个国家的残疾人运动员
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全天候贴心暖心服务
赢得了广泛好

“运动员出行实行‘专人专车‘
整个赛事期间
运动员乘坐同一辆车往返于住地和比赛场馆
司机也始终是同一个人”

福祉车可以将现有车辆的副驾驶座椅更换成可90度旋转座椅(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款车的后车门没有台阶
方便残疾人上下

迈上“福祉车”的第一感觉就是宽敞
原车厢中部的座椅被全部拆除
改造成了轮椅停放区
分别装上了残疾人靠背、安全带和扶手

车厢地板上
装有8个用于固定轮椅轮子的地锚
与靠背、安全带组成轮椅束缚系统

该系统可有效防止刹车时轮椅向前滑动
为残疾人运动员坐在轮椅上乘车
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

公众体验福祉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该车的轮椅停放区可同时安放6辆轮椅
车厢后半部分
则保留了12个普通座椅供随队人员使用
为了疫情防控需要
车内专门设置了隔离板
将驾驶室与车厢两个区域分开
此外,车门处还配备了踏板
用于连接车辆原有的无障碍踏板
从而减缓无障碍踏板的坡度
方便轮椅上下

福祉车可以极大地方便残疾人及老年人上下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面向公共交通部门的福利车辆
有“低地板客车”及“带升降装置客车”等
这些车的车内没有台阶
轮椅可以直接上下车
有轮椅停靠的专用位置

而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福祉车”
在各个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其不但完全可以让乘客实现全自动上下车
彻底解决了靠搀、扶、抱、背等方式
上下车的困扰
还减轻了行动者的身体负担
此外也极大方便了陪护人员
对参加2022北京冬残奥会的
相关人员来说
有了这些“福祉车”
他们参与各种赛事活动自然是方便多了

公共空间生物气溶胶

新冠病毒核酸监测系统


在北京昌平的生物气溶胶检测实验室里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硕士生李保正在操作一台病毒核酸检测仪器他取出1毫升待检测的样本放进检测芯片然后把芯片置入检测仪器中他介绍“这套系统可在45分钟内自动检测出结果突出特点是灵敏度很高能实现每毫升20拷贝而常规方法需每毫升200至500拷贝才能检出可以说检测灵敏度比现有技术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并且它可以全集成自动化把试剂存储、流体控制生物分子检测等浓缩在芯片和配套的仪器之中无须人工干预,省时省力”  

据了解刘鹏和团队2021年4月曾将气溶胶核酸检测系统在地坛医院测试开展新冠病毒样本实地采集对系统进行实际验证当时科研人员采集了病人的鼻咽拭子、唾液、呼出的气体和病房中的气溶胶样本并将样本一分为二同步进行气溶胶检测和常规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式的吻合度很高且气溶胶系统的检出率是现有PCR体系的三倍
研究团队在昌平实验室支持下先后在5个奥运场馆主媒体中心以及两家签约酒店进行气溶胶采样和检测工作测试赛期间共采集和检测348例标本检测成功率100%

据介绍,冬奥会期间将在各个比赛场馆进行气溶胶标本的采集再把标本转移到检测站进行检测能够在4个小时之内把结果反馈给防疫部门协助他们根据结果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值得一提的是据刘鹏介绍这套系统不“挑”毒株即使是最新突变的奥密克戎毒株也同样逃不过它的检测
科技带来的后勤保障外
更有许许多多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在保障守护着北京冬奥会的顺利进行
苦练滑雪,保障运动员救治
冬奥会越来越近
外围保障工作里少不了医生和一般的运动会医疗保障不同冬奥会滑雪项目的保障医生们不但要会治病救人还要会滑雪!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他们要穿着滑雪板背着15公斤的装备去施救

“滑到运动员身边的这个过程可能只有一两分钟作为一个医疗专业人员救援对我们来讲很稀松平常但是当我们真正置身于冰雪才发现很多东西都改变了”白鹏说

白鹏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的一名麻醉医生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的一名滑雪医生负责高山滑雪项目医疗团队的队员他们需要携带着15公斤的装备通过滑雪的方式从运动员比赛的赛道滑行到受伤运动员身边在现场进紧急的处置包括伤情的判断以及一些危重伤情的紧急处理

第一坡度是非常大比平常大众滑雪场的高级道难度还要高很多

第二是雪面的情况国际雪联要求高山滑雪比赛是一个冰状雪与其称之为滑雪不如称之为是滑冰在这种陡峭的冰面上去完成医疗救援难度非常大

滑雪医生和救援队员面临的最大的也是第一个难点就是足够安全地停在受伤运动员的身边保证自己不会因为这种坡度和冰面滑下去

比赛天气经常会出现零下十几度零下二十几度的情况检查过程中需要摘掉滑雪手套一分钟以内就会因为寒冷麻木失去感知能力而且活动会变得很迟钝所以这对于救援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白鹏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真的是养兵已经足足千日了那条赛道对我们来讲应该已经算是轻车熟路我闭上眼睛脑子里能把每一条路每一个弯都想出来”
保供冬奥,他们不负使命
北京延庆小海坨山上一朵盛开的“宝石花”闪耀夺目冬季寒风刺骨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8摄氏度坚守在这里的管理团队经理张松波和同事们已经记不清手冻裂了几道口子耳朵和脸冻伤了几次他说:“保供冬奥我们24小时待命,时刻准备着!”
两年多来中国石油在北京、河北优选16座加油站作为冬奥专供站点并在高海拔地区建造5座橇装加油站保证极寒环境下的油品供应
橇装加油设施已为造雪车辆、雪地运行车辆服务。武亦彬 /摄
冬季是国内天然气资源最紧张的季节也是保供北京冬奥会最吃劲的时候

“我们采气人就是要在提产时顶上去在保供时站出来!”闫强所在的长庆油田是国内最大的油气田承担着北京冬奥会3个赛区的冬奥村及相关酒店天然气的供给工作为了提产增量8000余名采气人正奋战在最前线以实际行动为北京冬奥会增添“底气”
绿色冬奥,他们“氢”尽所能
自2021年2月7日太子城服务区加氢站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氢能供应链协同上演“中国速度”:中国石油北京销售河北销售一批加氢站综合能源站相继投产
华北石化两个月内就建成投用了500标准立方米/小时副产氢提纯装置产出氢气纯度达到99.999%以上运输公司为北京冬奥会“相约北京”系列测试活动累计配送油品和氢能72车次、1228吨……
华北石化公司自主生产的首批次390公斤氢燃料。周浩/摄
2021年12月27日华北石化公司自主生产的首批次390公斤氢燃料在北京销售公司福田加氢站为数十辆氢燃料车辆提供加注服务至此中国石油销售企业保供氢能助力北京冬奥会正式进入赛时状态
据了解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石油自产绿氢将点燃鸟巢主火炬4座加氢站将为816辆氢燃料电池车提供服务华北石化氢提纯项目“双雄”将力保延庆、张家口赛区用氢肩负起传递“绿色办奥”理念展示“绿色冬奥”形象的使命
精彩冬奥,他们全程护航
2022年1月1日在北京冬奥村运动员餐厅华油阳光餐饮团队协调组负责人王晓峰像往常一样7时多就来到一楼餐厅仔细检查每个点位进行着北京冬奥会冲刺阶段餐厅各项细节工作的消项落实
作为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餐饮服务商和住宿运行服务商北京冬奥会赛时这支1600余人的服务团队每天将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赛运动员冬奥组委官员、记者等约6500人提供配餐服务并为近3000人提供住宿运营服务
国网北京电缆公司保障人员运用巡检机器狗开展应急保障演练。赵旌朝/摄
除了现场服务在冬奥筹备幕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首批170名场馆保障队员已于1月4日进入冬奥场馆小闭环开展保电工作这也意味着冬奥供电保障正式进入决战阶段到冬奥会正式比赛前还将有700余名保电人员进入赛时闭环保障冬奥会安全可靠用电
“截至目前冬奥场馆临电设备信息已全部接入北京冬奥会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保障人员能够实时全景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第一时间研判处理异常报警信息”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冬奥办副主任代贵生介绍说随着场馆各业务领域调试运行工作的不断深入临电需求在赛前仍有可能增加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将做好临电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积极配合北京冬奥组委完成各类新增临电工程建设任务精准对接场馆临电服务的“最后一厘米”

安全、便捷
舒适、畅通

这些后勤保障人员

默默的服务

让奥运健儿在赛场上

以最佳状态

享受这场盛宴

编  辑丨韩焱琳
校  对丨吴易唯
校  审丨孙小千
值班编委丨董俊杰
点亮“在看”,祝福冬奥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